在第63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设计艺术学院“萤火微光”志愿服务队以青春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艺术创意传递社会关怀,在一系列志愿服务中播撒温暖,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绘梦井盖,“井”上添花
3月2日,在清晨的校园里,一群手持画笔的设计学子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萤火微光”志愿服务队的组织下,30余名学生志愿者在30度的烈日下,以井盖为画布,将艺术创意融入校园美化。从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到寓意深远的公益主题,志愿者们用丙烯颜料将原本单调的井盖变成“文明之眼”。校园吉祥物“锡锡”,与无锡非遗代表——惠山泥人阿福阿喜的结合更是将校园文化与地方特色紧密相连,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温馨的校园氛围。活动指导教师史嘉怡老师表示:“我们希望用艺术唤醒大家对公共空间的关注,让雷锋精神在点滴细节中传承。”这些井盖上的画作不仅增添了校园的趣味性,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得过往师生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让艺术之花在校园内外绚丽绽放。

微光暖桑榆,志愿践初心
3月3日下午,志愿者们走进无锡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托养部,发挥专业特长,陪伴老人制作暖心手工包。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耐心细致地为老人讲解制作步骤,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用塑料模型针将软泡沫巧妙地拼接起来。老人们学得十分认真,尽管动作稍显迟缓,但眼神里满是专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手工包逐渐成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陪护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为他们带去了温暖和关怀。离别时,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每次都盼望着你们来,你们来了,我高兴那!”志愿者们也深刻体会到了陪伴和关爱的重要性,坚定了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

萤火虽微,愿为其芒。志愿者的每一次弯腰绘画、每一句耐心倾听,都是雷锋精神的当代注解。设计艺术学院萤火微光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校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萤火微光”志愿服务队在未来将持续开展“艺术+公益”特色行动,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让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许可、卢慧婕;摄影:苏文洛、李余佳;审核:黄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