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留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搭建中外学子友谊的桥梁,促进文化交流互鉴,12月26日下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内,50余名中外学子齐聚于此,开启了一场别具匠心的鼓圈音乐跨文化心理沙龙。活动由校心理健康中心、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一亩心田工作室承办,设计学院林佳燕、心理中心刘福莲、国际中文教师施红珍共同策划。

活动之初,同学们略显拘谨,一支轻松愉悦的卡纸音乐律动操开启了破冰之旅,大家逐渐融入其中。鼓圈引导师林佳燕讲解了各式各样的非洲鼓、木制乐器、金属乐器和散响乐器,并介绍了鼓圈引导的基本手势,这些手势不仅是沟通的信号,更是协调鼓圈中每个人声音与节奏的关键。

激动人心的实践环节终于到来。大家围坐成圈,开始鼓圈演奏,渐渐地,各种乐器的声音开始和谐共鸣,单一的音符汇聚成灵动的旋律。在“分组”与“塑型”环节,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生动而充满活力,铿锵有力的“嘿“”哈””呼”声伴随着不同乐器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口号,更是力量与节奏的体现。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享受着集体创作的乐趣和音乐带来的纯粹快乐。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精彩绝伦的踢毽子环节,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两两组队,随着毽子的起落,现场的乐器沉稳有力地同步响起,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与听觉盛宴。

活动尾声,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空灵鼓演奏《我和你》,体会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情感共鸣。
本次鼓圈音乐跨文化心理沙龙,为中外学子呈现了一场集分享、连接、包容、支持于一体的奇妙之旅,同学们体验到了节奏的自由、团队的合作、心理的变化和情绪的释放。来自俄罗斯的戴明同学表示:“我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我最喜欢的是从无序中产生的真正的音乐。”物联网学院的朱文涛已是第三次参加鼓圈活动,他说:“能和留学生一起参加鼓圈活动是很特别的经历,我们在活动中通过鼓建立起了心与心的连接,我感觉特别开心、特别放松、特别有意义。”

国际中文教师施红珍老师表示:“留学生来到中国,面临着环境适应和文化差异的双重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和呵护。”校心理健康中心刘福莲老师说:“看到参与者们在活动后脸上洋溢着的满足和快乐,证明了鼓圈活动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温暖和鼓舞的力量在校园中持续传播。”
近年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提升国际化育人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鼓圈音乐跨文化心理沙龙正是我校致力于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做优做强来华留学教育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活动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文化的平台,还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心理共鸣与相互理解。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入开展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撰稿:林佳燕;摄影:孙嘉澍、刘杨、张慧、许可;审核:罗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