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4-30 | 访问次数: 10 |
2025年4月29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在厚德楼603教室如期举行。答辩委员会由院长杨敏教授担任组长,设计艺术学院全体教师与二年级学生代表共同参加,其余师生通过线上直播同步观摩。此次答辩旨在通过精心筛选的优秀作品展示,搭建全院师生深度交流与互鉴平台,并为即将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的同学们提供标杆示范。
在答辩现场,2025届毕业生们依次通过PPT演示、数字建模展示与实物原型陈述等多种形式,系统阐释了选题背景、设计思路、技术应用与社会价值。作品涵盖多元前沿课题,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产业导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带来《水陆交互·潮汐共生——厦门沙坡尾避风坞代谢型生态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从生态修复与公共空间重塑的角度提出系统化方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以虚幻引擎为平台,呈现了沉浸式的“归”游戏场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作品《无锡抗日英雄人物绘本设计与数字化传播》无论是主题创作还是表现形式获得了评委们高度认可、《心翼:婚恋关系动态可视化研究》以数字化手段探讨情感表达与用户共鸣;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则聚焦社会关怀,推出面向自闭症儿童的交互式教育玩具《叠趣石光》;以及《Freeform Nest房车设计》、《有氧迷航——预制鸡尾酒吧空间设计》、《四季厨房》等共8组优秀毕业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学生跨学科能力的集中展示,也是设计艺术与行业需求深度契合的生动范例。
在点评环节,评审专家与学生展开了深入对话,就技术可行性、商业化前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专家组肯定了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同时建议进一步强化用户调研深度、优化数字化流程、提升跨学科协作水平,以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更高要求。
院长杨敏指出,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过去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演,希望同学们持续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将作品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的动能。
此次公开答辩既展示了学院在课程改革与产教融合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毕业生踏入职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院将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览,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追寻设计之上的诗与远方。
图一:答辩现场
图二:学生作品